当前位置: 首页>>教育教学>>正文

“教师该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”——我校青年教师第七期专题沙龙
2018-03-15 21:34 作者: 编辑:llxyfz    (点击: )



话题:教师该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


人员:王培军  宋美容  王娟  康彩云

时间:2018129日星期一17:10-18:28

地点:吕梁学院附中综合楼王培军老师工作室

内容:(根据录音整理)

王培军:沙龙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平台。你说的东西一定有沟通交流的价值吗?或者说你说的话别人愿意听吗?对别人有用吗?所以,你是要做一些准备的,起码态度要认真。针对话题范围,查一些资料,看看别人怎么说的,专家怎么说的,前人怎么说的,然后,咱们聊天的档次才能有所提高。咱们现在可以没有学问,但要尽量靠近学问。我们总是要提高,总是要成长的。这期话题是宋美蓉拟定的,那就从你开始吧。

宋美蓉话题是“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平衡”。我当时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话题呢?是因为咱们上次沙龙最后说到“家庭教育”,我就在想,工作要努力,如果,再过几年,是不是我会没有时间去教育我的孩子,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他,一起学习,一起去经历他的童年?其实我一直有这样的困惑,于是我就拟了这个话题。后来又发现了更多的问题。我查了一些资料。我说一下现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。

工作和生活要做到平衡。首先我们是不是应该提高一些认识,对工作方面的认识,生活方面的认识,对自我思想的认识,都应该主动提高一点。第二,如果你要提高这方面的认识,让工作和生活甚至要达到统一的话,还得有这个能力,比如说你在工作上的那些专业能力,生活上各个方面的一些技能。这些能力也要再往上提高,这肯定是要学习和锻炼的。最后还特别想问,就是想了解,关于我们教师的工作,当我们工作上一定的年限之后,是不是我们太长时间在教育学生,甚至我们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之后,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,会不会因此出问题。网上有一些声音说,教师们长期从事教育,尤其是女教师,后来会不会都心理畸形了?我也在想这个问题,是不是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关注我们自身成长过程当中的心理?

:你太悲观了吧?

宋美蓉不是悲观,是因为,比如医生,他们长期面对病人,他可能没有多少时间关心自己家里人,或者说他对待病人要特别耐心特别和颜悦色,这样回家以后,会不会另一个极端,会不会对家里人没有耐心没有好脸色?咱们是教师,咱们毕竟面对学生,不可能每天朝着学生发火是不是啊,然后我们面对的学生还是各色各样的,对吧,那么我们到时候会不会也有这种情况——对家人没有耐心没有好脸色?再者,当老师时间长了以后,会不会经常处于一种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情境之中,经常训斥别人,慢慢的习以为常了,跟谁说话都是这种教训人的口气。教师工作对自己心理会不会有这样的影响?我比较关注这个。

王培军:你们俩,可以说自己的想法,也可以回应她的。

:我的想法正好可以回应你一部分。

首先第一点,对待工作和生活还是要尽量区分开。以往的我就区分不开,往往把工作当中的教育学生的态度带到家里去。现在就是尽量区分开,工作是工作,生活是生活。在家里边,不要把工作当中这种身份带到家庭里面,然后也不要再把家庭的一些东西、情绪带到工作当中去。尽量去区分吧,虽然我现在区分得也不是很好,但是现在有了这个意识了。

再一个,对待工作,咱们必须是真心的喜欢这个工作。是要把它当作职业的一种追求,而不是简单的一份谋生的饭碗。就拿我来说,特别特别喜欢咱们学校的工作氛围,也特别喜欢我的工作,因为我从小到大的理想就是当老师,然后又来了咱们学校,咱们学校能够实现我的自身理想,感觉到每天来学校工作就是享受,就感觉来学校了一天的时间不知不觉就结束了,特别有劲儿。工作当中获得的享受又能促进生活的幸福感。

另一个方面,我个人认为生活当中必须要具备这么几种技能或者能力吧,第一种是感恩的心态,第二种就是沟通和表达技巧,第三个就是对自己情绪的一种调整和调节的能力。以前我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“谢谢你、对不起”这类词,也根本就没有这个感恩的心态,因为我从小是独生女,就总感觉别人对我好一点是应该的,对我不好,就不应该。情绪不好了,也不知道这个情绪从何而来,也不知道别人为什么会突然这么对我。我不理解别人,也不理解自己。这就是上次沙龙王老师提到的,不能够认清自己。一个是没有感恩的心态,一个是从来也不敢,也不会平和地沟通和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,说话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去叫喊,这样的话就不是沟通,达不到沟通的效果,只会起到反作用。后来自从接触了心理学,来到咱们学校,自己开始成长和成熟起来。然后,我就发现我自己以往那么多表现,表面上看,是怎么怎么上进,怎么这么渴望优秀,其实内心里的感受,还是自己自我价值感不高,内心里缺爱,没有感恩的心态,等等。然后我就开始慢慢调整自己,首先第一点就是让自己有感恩的心态。刚开始的时候,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恩,我就开始在本上写,每天写几条,对我身边那些人——老公、学生、父母的感恩,后来慢慢的,慢慢的,就学会感恩的表达,当你有了感恩的心的时候,就是王老师上次说的,浑身就能够散发着爱的情绪。

在沟通和表达方面,我读过一点关于沟通的专著,然后在生活当中慢慢的去践行学到的沟通和表达技巧,逐渐发现,用上那种技巧之后,沟通和表达的效果,就和以前真的完全不一样。还有在情绪的调节上面,我也看了一点书,和别人探讨过,就是王老师上次沙龙说的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影响,然后我就回忆我小时候,虽然父母很爱我,但是因为父母毕竟是父母,他们也有他们人生的一些缺憾,有时候不经意间在情绪方面心理方面对我形成了伤害,我现在这种性格,我的这种心理模式,我的这种行为模式是从哪里产生的?这个原生家庭给我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?然后我现在就是刻意的去慢慢纠正不好的那种心理模式和行为模式,然后就是脱离我以往那个原生家庭对我不好的影响,去建立现在属于我自己的原生家庭。


掌握了这几种技能,生活当中不论你是哪一种身份——妻子、母亲、儿媳、女儿、老师,慢慢的自己去切换,能够非常熟练切换这种身份了以后,你的生活就不会太乱了。

宋美蓉提到疑惑,怕以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。心理学中讲,一个家庭当中,第一类关系是夫妻关系,你把这个夫妻关系搞好了,其余的什么亲子关系自然而然就好了。当然,也可能因为工作忙,没太多时间陪小孩,但这个不会太过冲突,你只要提高你陪伴的质量就好。你那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,对丈夫的爱,对公公婆婆的爱和尊敬,就是能够点点滴滴影响到你的孩子。我们常说父母是复印机啊,你是什么样,你的孩子就是什么样,只要你能够不断的成长,不断的进步,没有必要去担心,你只要搞好你们的夫妻关系就可以了。

然后在关注自我心理健康这一方面,我也觉得没有你想得那么严重。咱们面对的是一批批特别朝气蓬勃的学生,咱们还是努力让自己有一种正能量,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和工作。心理是要自己不断调节的。自己只要能够不断的成长,然后就能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。对咱们女性来说,最重要的,当然是经济独立。现在咱们已经做到了,那么还要有精神的独立。我们可以培养一些兴趣。平时休息的时候,我和老公喜欢去周围的一些地方玩一玩,我俩都喜欢摄影,摄影的过程中你也可以享受生活的很多美,这种发现美的心态也可以给你生活带来积极向上的东西。假期长一点呢,我俩就会有一次长途旅行。旅行能给你心灵滋养,促进你的成长,还有对夫妻关系也有很大的促进。多看书,对我现在来说,还不能算是一种兴趣,我现在已经开始慢慢的看,我希望能够变成一种兴趣,对自我成长会更重要一些。我先就说这么多。

康彩云:我觉得你俩说得非常好。这个话题,我就没有想这么深,也没有这样条分缕析。如何去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,我自己的一个具体的做法,就是,工作上面我会列计划,计划好我一周上课、上自习辅导的事务,在没有课的时候我要去做一些什么,看些什么书,就大概会定个框架,然后就是工作的时候该干啥干啥,回家以后该干啥干啥,就这个了。

有时候心里会比较郁闷。这个好像很奇怪,隔一段时间会有那么几天,三两天吧,是那种低潮、失落的状态。我这人有时候爱说,可能也是一种倾诉吧,比如跟老师们说一说,有老师们就会给点回应,在家里边跟老公说一说,他也会跟我说一说。就那么聊一聊,把那三两天过了,又是该干啥干啥,感觉像打了鸡血一样。别人见了我,也是说感觉我像打了鸡血一样。作为一个女同志来说,也许人家不认为这是好的状态吧,但反正我就呈现出来这个样子了。

王培军:这里实际上有一个基本概念:生活是全部,工作在其中。这不是一个观念,这是一个事实。想想看是不是这样?

宋美荣:所以有的人说“平衡工作和生活”,这是一个伪命题。

王培军:生活和工作的平衡,这本身确实是假问题,是人类早已解决了的问题。为什么说生活是全部,工作在其中呢?一个人,每天24小时,有几个小时睡觉,有几个小时吃饭,有几个小时和家人在一起,有几个小时你要去工作,这全是你的生活。这一天24小时,没有那一刻不是你的生活。如此一天一天过,走完天年——这就是你的人生啊,这就是你的全部,这才是生活啊!工作就在其中,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啊。你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开以至于对立呢? “生活就是工作,工作就是生活”这是激励人的话,它不是表述事实。事实是你自己经历的所有的东西就是你的生活,你面对的问题,经历的所有时间,所有体验,都是你的生活。

工作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。首先,工作是你全部生活的支撑,当然也是经济上的支撑。第二,工作就是你社会价值的实现。每个人都不是一个简单生物体,而是一个社会人,离开群体你没法活。人的成长,严格点说,从小时候的成长开始,就是在社会化。长大后,你更要社会化。不是说我有了工作就不要生活了,就已经被社会化了。不对!社会化是一生的事情,我们身上永远有不适应社会的东西,有社会上不需要的那些成分和因子。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去成长。你变成越来越好的人,越来越社会化了,让这个社会的人认为你的存在对他们是有益的,是让他们舒服的,是给社会增添了正能量的。第三,工作,是让你获得自由的必经之路。比如说:财务自由(教师可以有财务自由?),精神独立。工作最起码是这样一个地位,自然在生活当中它就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。

一般来说,人能想到两方面平衡的问题,就是遇到困惑了,面临问题了,可能是我们自己出现了问题,也可能是看到别人出现问题了。这样的问题概括一下,大概包括这么几点:欲望有所不达;感觉不由自主;消极阴暗时常来袭;纷杂烦扰顾此失彼。这个不需要分开去说,其实没有所谓的平衡,只有统筹兼顾。如果非要说一个平衡,其实是一个动态平衡。你们记不记得上次讲座的时候就谈到了工作和生活。最好的一种人生坐标是落实在积极工作和积极生活这个区间上。这个区间上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?这条曲线一定是在中间的,各占百分之五十。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你一定会在某个幅度内摇摆。这两天这件事情重要,那我就先做这个吧。比如说,今天孩子高烧40度,你还会想着今天下午开会我绝对不能迟到吗?这个时候你就完全可以偏一下。比如说,孩子只是赖着你不想让你走,可这时候马上就要上课了,难道你会舍不得让孩子哭两声而选择迟到吗?不会。就是这样一个动态的平衡,统筹兼顾。其实,这就是生活。不需要有多少烦恼。

还是那句老话:勤奋工作,热爱生活,各方面时间和精力要统筹安排。只要做了统筹安排,就不会有多少问题。

接下来,把生活中的问题细分一下。一个标准是重要,一个标准是紧急,排一下序。A、重要,紧急,B、重要,不紧急,C、不重要,紧急,D、不重要,不紧急。一排队,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,你要怎么兼顾,就怎么兼顾。当然,什么是重要,什么是紧急,你自己判断去,这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。但是好多人的生活出现紊乱,就是不会判断重要和紧急,什么是重要,什么是紧急,他分不清楚。他把不重要的当作重要的,把不紧急的当作紧急的。这就要看人的头脑了。重要紧急的事情肯定要优先考虑。那么想一想,什么事情重要而不紧急,什么事情紧急而不重要?这两者比一比,你先做什么?

康彩云:紧急的优先吧?有什么需要紧急处理,肯定是要先处理这个事情。

王培军:判断是否重要,是靠价值观。判断是否紧急,是靠情境。比如说你自己的读书进修,在这里面是哪一种情况?

康彩云:重要……重要不紧急。

王培军:对。为什么有些人要出问题,就是因为他经常做的是紧急不重要的事情,所以他就把生活搞乱了。他总是被眼前的这个情境所控制,他找不准重要的地方,他每一步都踩不到重要的点上,他什么都误了。他每天被具体的生活情境捆得死死的。

:是的。每天就像一个陀螺,不停的乱转。

王培军:情境把他给困住了,他就把重要的事情反倒置之度外了。所以,正确的顺序应该是怎样的?第一考虑重要而紧急的,第二考虑重要而不紧急的,第三考虑才是不重要却紧急的,最后是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。

:先是重要不紧急的,后才是紧急不重要的。

王培军:对。价值在前,情境在后。一般是这样的。至于涉及极端的事情,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,咱们说的是生活常态。

康彩云:生活中紧急的处理不好,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怎么办?

王培军:所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。必须是你认为紧急才是紧急的嘛!你认为重要的才是重要的嘛!不管是谁,他是以这样的顺序去兼顾,去统筹,他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安排出来了。也许同样一件事情在你看来是紧急的,在别人看来是不紧急的,那就按你自己的来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。这里不说观点不同,只说排序,统筹的排序应该是这样的。你这就容易把握一些了。这是给各位的第一个建议。

第二个建议,就是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,专注于眼前的事项,增加把控感。最怕的感觉是:现在要辅导自习了,脑子里想的是小孩谁接送;到接送小孩的时候,又为评职称烦恼……要专注眼前的事情,要形成这样的习惯。心理学中有一句特别著名的话:做此时此地的人。

:活在当下。

王培军:这个时间、这个地点你该做这个,那你就全神贯注去做。实际上该做这个,脑子里想的却是别的——想想真痛苦死了,这就会手忙脚乱,顾此失彼。如果这样的话,你发现生活就是掌控不了的,不由自己把控,自己就像惊涛骇浪里的一片小树叶一样,这感觉就太糟糕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三个建议:在家庭生活上多用一些心思。不见得一定要多用多少时间和精力。

康彩云:刚刚王娟说的那个“提高质量”。

王培军:多用点心思就可以在家人之间创设一种最好的氛围,把关系搞到最好,让所有的家人感到舒服,感到愉悦,是不是?不动心思,靠本能去生活,这是一种低档次的生活嘛!傻乎乎的没什么想法的人才这么生活。知识分子嘛,多用一点心思,四两拨千斤,让全家人活得都很舒适。尤其是女同志成为家庭主妇,对一个家庭太重要。你稍微动动脑筋,你的家庭就会跟着你的心思发生变化。你的思想你的精神往这边走,全家都会跟着你往这边走。所以你知道,以前咱这儿的老百姓有句话怎么说的——娶媳妇,定穷富啊!

:对,娶个好女人富三代,呵呵,不好的毁三代。

王培军:对啊,你花点心思,稍微动点脑筋,全家人好。全家好的话,可以给你带来更多更强大的能量。老说“加油加油”,你的油是从哪加的?在这加的!这才是你的随身加油站,你的港湾,是不是?所以,在家庭里你动点心思,动点脑筋,就可以使你的庭院安详,让你的港湾温馨。这是文学化的描述。你这样做了,就不用焦虑什么“平衡”问题了。

第四个建议,职场自我管理。与积极的人在一起。我们以前或多或少说过这个问题。与积极的人在一起,少跟消极的人在一起。咱这儿的老师就有这个好处。大家都可以自己管自己,不是等着让领导来管。我时常跟学生也讲,你为什么要等着别人把鞭子举起来才动?要别人把辫子举起来了,才会动,这是什么人哪?这不是人了吧,哈哈,这是不通人性的骡马。训练出来的骡马是通人性的,好骡马是不需要人用鞭子的。不是有一句话叫“不需扬鞭自奋蹄”吗?自己要把自己当成挨鞭子的骡马,那就坏了。你把自己当人看,别人才会把你当人看。怎么才是把自己当人看?能管得了自己才是把自己当人看。要自由,就要约束自己,为什么?我的自由不能妨害别人的自由。妨害了别人的自由,谁都没有自由了,这样你就是一个破坏者,是一个搅局的人,就得受处罚。

该怎么看待学校的规章制度呢?建议年轻老师们这么看——这所有的规章制度,不是别人为我们定的,而是我们自己定的,是我们为学校事业发展而设计出来的,那我们就要尊重这个制度,该干嘛干嘛,不该干嘛就不干嘛。这就是自我管理。自我管理能力一强,你工作上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,工作带给你的就没有太多负能量了。为什么有的人就不行呢,他老犯错呀!他老要去触碰那个制度,被制度处理。心态消极的人,他经常要跟制度对着干。制度不让干什么,他偏要干什么。这种人绝大多数是非常可怜的人。要让我说呢,年轻人,刚上岗,你要遵守制度,不要与之作对。

不要跟消极的人在一起,但学生除外。学生是什么?他是我必须保护的人,是我必须为之工作的人。他们积极,我为他们工作;他们消极,我还为他们工作——为了让他们变得积极而工作。一辈子跟学生接触,会不会受一些学生负面因素的影响呢?不会,因为师生关系当中,教师处于主导地位,主要是学生受教师的影响,而不是相反。教育,一定不是激进的,它是保守的;一定不是快的,不是立竿见影的,它一定是慢的,是循序渐进的,润物无声的。只要你能理解了教育本来就是慢的,不是快的,你就不会有一些过分的举动。你说他了,他不听你的,你就火冒三丈的。这你就不对了,你越生气,他越不听你的,你就越失败,越要表现无能。懂得了教育是保守的,是慢的事业,你就不会这样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

那从事教育时间长了,会不会产生动辄凌驾于别人之上,在谁跟前都以教育者自居的作风呢?这个可能会有,自己把握吧。怎么样才能够尽量避免这个?最主要的是要明白一条,教育人不是靠“讲”道理。不会讲道理的老师有可能是失败的老师,但,凡事总想“讲”道理的老师不是好老师,什么情况下都想通过“讲”道理来教育学生的老师很难成为好老师。想想看,你的孩子为什么会听你的?老公为什么会听你的?是因为你经常“有道理”吗?你敢只是“讲道理”,丈夫就敢背叛你,哈哈,你给孩子只是讲道理,那毫无疑问孩子一定会背叛你。因为,家不是讲“理”的地方,而是讲“情”的地方,家人听你的,主要是因为你“有情”,而不是因为你“有理”。

:对,处好关系是第一位的。

王培军:学校里也一样,都是人呀。你只是“讲”道理,就等于自己扮演“常有理”,把学生设定为“不懂理”,学生是很难接受你这样的“教育”的。重要的真正起作用的教育往往是靠情感当桥梁来传达的,是“有温度”的传达。所以在这个意义上,我们一直在强调,良好的师生关系就等于是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,简化一下,师生关系就等于教育教学质量。

与学生说话都不会居高临下教训人,与其他人相处就更不会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五个建议,最好是有点运动方面的爱好,坚持锻炼身体。运动非常重要,好处不仅在于身体健康,还在于自己的阳光心态,还在于对家人的影响。如果一个主妇很享受运动,很阳光,那丈夫和孩子会受什么影响呢?

:有时候就是懒得不想动,呵呵……

康彩云:我就住在学校后面,连这七八分钟的路都不想走,都想骑个电动车呢。

王培军:以前,再忙,我也要设法抽时间打乒乓球,是锻炼,是玩耍,是对抗竞技,也是社会交往,非常好的运动方式。现在是走路,下午五六点钟,快走五公里,很舒服。走路,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都很低,不需要什么条件,也是很好的运动方式。

实际上我对学校教育有一个想法,就是高中生都能掌握一两项不太需要什么条件的体育技能,终身受益。

康彩云:应该不包括跑步吧?

王培军:不包括。要带有玩耍的特性,可以玩一辈子,也就是运动一辈子。想过跳绳,想过踢花毽,想过抖空竹,甚至想过悠悠球,甚至想过运动类型的打击乐,想过带韵律的健美操,等等,可以群体玩,可以一人玩。每一个学生都掌握这么一两手本事,学生就忘不了学校了。如果一个学校,给每一届学生这样的影响(体育技能之外的可能性更多)多一些的话,学生的本事就多了,那么这个学校就会成为一届一届学生的永久的精神家园,有可能成就理想的校园。

:对对,是的,一种精神上的家园。

王培军:学生始终要跟这所学校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,千丝万缕的,他忘不了这所学校。世界上许多名校是私立的,许多举办者也不是什么大富豪,学校也不是生意,收的学费远不够开支,那这些学校的资金从哪儿来呢?校友捐助。校友凭什么愿意捐助?就是学生跟学校之间永远有联系,校园提供给了学生终身受益的,永远值得怀念的价值和技能。校园永远关怀学生,学生永远感激校园。学生毕业时十九岁,十年以后二十九岁,二十年以后三十九岁——到一个人三十九岁的时候,能力有了,影响有了,就开始反哺了……所以这样的学校永远不会缺钱。钱用来干什么?继续投入学校运行……

宋美容:那咱们现在就可以跟体育老师们说呀!

王培军:哈哈哈,实际上我说的超过体育技能范围了。且咱们的体育课,老老实实地讲,现在是非常好的。曾经很差,差到不能说的地步了,五个教师一下解聘四个。后来的老师们很好。从学校领导的角度看,或者是从真正办教育的角度看,体育都是非常要紧的,事关人的体质,也事关人的精气神啊,所以最后一条建议,大家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。好处太多,不必细说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你们刚才说到了感恩,就着说两句。待人接物,感恩之前还有宽容。我说的宽容不是忍让。宽容,最主要的是能接纳异己。咱们对待跟自己想法不一样的人时,表现得不太好,就是差在这个上头了。感恩,不仅仅是说感激那些爱你的人,而且要感激所有人,每一个人。关于这个话题,我以前编过一个故事,用来说服学生——要宽容尊重“异见”者;要知道别人对你的好。今天说给各位听一听,以供参考。

“假设一下,就咱学校这么大个院子,只住你一个人,没有其他人。能完全保证你的人身安全,给你足够好的物质生活条件,但你不能跟外界联系,你连一个人也看不到,然后我来问你,你在这个院子里可以轻松愉快地住多久呢?一星期?两星期?一个月吗?——好吧,就算一个月吧。到了第三十一天,我从校门口放进一个人来,你站的位置离校门还有500米,你看见校门上进来了一个人。这时候,你什么感受?设想一下,你会有什么感受?

康彩云:高兴!

  :欣喜若狂!

王培军:对,一定是欣喜若狂的,终于见到人了!你甚至都恨不得马上拥抱他。然后你就跑过去,那个人也走向你。等到走近了,才看清楚,原来是你以前与之有仇怨的家伙。你会停下来,一秒钟,两秒钟……你会尴尬,你会难受,但是,用不了多长时间,你就会继续走过去,而且不论他是否情愿,你都想握住他的手,你也许会说‘以前的事,别管谁对谁错,咱都一笔勾销了好不好?’,你也许会说‘谢谢你,你让我重新见到了人,太感谢了!’。你看,连见到仇人都能如此,那如果见到的不是仇人呢?——现在想一想,这个人,他为你做了什么?什么也没做,他是莫名其妙地被人家安排走进来的,可你已经在宽容他,在感激他了。把你置于极端的处境当中,你看见了自己,看见了内心那个真实的对世界对他人的愿望。一般而言,这才是人生常态——别人的存在本身对你来说就是恩惠,所以你要宽容人,感恩于人”。希望这个说法对你们有用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你们又提到,每隔一段时间就闹一回情绪。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原因,反正那几天就是情绪低落,闷闷不乐,过了两天,也不知道为什么,又好了。这没什么,周期,心理周期,情绪的周期性表现。今后当这种周期性的情绪低落再来的时候,你就跟她说:老朋友来了,欢迎,请进,请坐下,我给您倒杯水,咱们好好聊一聊……你看,顺着来,接纳她,善待她,她坐一会儿,也就离开了;如果你不给开门,不许进来,进来了也一定要打出去,那么,她本来计划呆一天,她给你呆半年,她不走了,就成了长住你家的亲戚了。

好了,今天就到这儿吧。


关闭窗口